Web Title:家庭教育家庭教育

活動剪影秀

  • slider image 1
  • slider image 2
  • slider image 3
  • slider image 4
  • slider image 5
  • slider image 6
  • slider image 7
  • slider image 8
  • slider image 9
  • slider image 10
  • slider image 11
  • slider image 12
  • slider image 13
  • slider image 14
  • slider image 15
  • slider image 16

1060616畢業成果展演

文章選單

搜尋

QRCode

QR Code

網站列表

推文工具

維基百科查詢

2017-07-19 【好文分享】轉載自親子天下─夠好的父母:關於教養的六大原則

年輕母親帶7歲孩子來諮詢,說孩子會咬指甲,她知道這是焦慮引起,擔心自己是否在哪個細節犯了教養大忌,導致孩子如此創傷。孩子在諮商室裡活潑好動,當然不太理睬陌生大叔,這家庭如普羅大眾,母親為主要照顧者,父親工作忙但假日會陪孩子打棒球,家裡規定吃晚餐時不可以邊吃邊看,不可以跳沙發,有規矩有處罰,所以,到底怎麼了?

年輕母親百思不得其解,也很緊張,她常看親職教育文,閱讀網路百家,她將那些觀念比對自己的狀況:會不會體罰害了孩子?他對弟弟總是大力拉扯是什麼問題?訓練孩子自己睡是不是有分離焦慮?…作父母要注意的事好多,年輕母親越審視自己越感到焦慮。

其實,心理學家溫尼考特(D.W. Winnicott)說過,「夠好的父母(good enough  mother)。」就行,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,夠好的父母,孩子就可以成長為他自己。如果條件許可,當然可以盡其完美,但如果有生活上的限制,就不需為了完美而過份焦慮,因焦慮而有的行為會適得其反。那「夠好的」教養是指什麼,底下列出六項大原則:
 
一、確定你的孩子感受到關愛。
孩子要的很簡單,只要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,最後都會有不錯的結果。在質的部分,父母要能常常「表達愛意」,用說的、用抱的,無論年齡多大,都喜歡透過肢體接觸被肯定。在量的部分,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要夠久,即使工作很累沒力氣陪,也盡量一起活動、一起吃飯,看得到彼此。

二、在有愛的關係下,父母請容許自己偶爾犯錯。
教養孩子難免會沉悶無趣、筋疲力竭,有時候我們會因自己壓力過多,而在管教時轉嫁給孩子,很平常的事卻讓我們暴跳如雷,一位「夠好的父母」能及時覺察,並以恰當方式處理自己負面情緒,如果真的不行,就先離開現場冷靜一下。

萬一還是不能避免,也請容許自己偶爾犯錯、偶爾失控、體罰、不小心用言語傷害孩子,由於有愛的基礎,偶爾犯錯並不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穩定與品質。但請要求自己事後找時間向孩子道歉、安撫並解釋原因,也以身作則,錯誤是被允許的,讓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情緒。

三、認識孩子的身心發展限制,12歲前都不算完全成熟。
我們大腦的發展,尤其高等功能包括語言表達、邏輯推理、同理心、控制衝動、道德規範等,必須到12歲後才會完全成熟,因此在未成熟前孩子確實有「無法理解」的狀況,確實是「以自我為中心在思考」的,孩子似懂非懂,並非是故意的。雖然孩子似懂非懂,但仍要教導,就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樣,不完全懂但可以靠重複背誦、練習作行為調整。

四、區別「習慣行為」與「焦慮行為」。
12歲前的孩子,大略會有幾類焦慮的原因:1.基本需求的匱乏:無固定食、衣、住及睡眠。2.缺乏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長期陪伴。3.關係創傷:被霸凌、被威脅、身體(性)傷害。前兩項可輕易看出,第三項則需觀察孩子平日行為是否改變不若以往,例如開始說些與現實搭不起來的句子。

◎「焦慮行為」:當焦慮被壓抑,無意識會驅使某些行為出現,以達宣洩情緒,心理學上叫acting out。無意識常會有過頭的行為,例如咬指甲咬到過短、流血;以前不會,卻突然半夜一直尿床;不斷重述句子「頭腦自己會唱歌不能睡覺。」、「我一直喝到生水怎辦?」…等覺得自己不能控制的話,「無法控制」是情緒關鍵,需要進一步了解。

◎「習慣行為」:也是情緒行為的一種,但會在可控制的範圍,屬意識內,是可以調節的。例如咬指甲會咬到剛好不用剪的程度、知道自己在咬指甲;習慣憋尿結果導致漏尿但不致常尿床;重述句子是一種遊戲不帶有恐懼害怕。

知道習慣與焦慮的差別,父母比較能安心,知道下一步可以怎麼做。

五、發明屬於孩子的行為改變法。
不管是家規設立或習慣調整,想調整孩子的行為,有三種常用的方法:1.「行為改變」,簡單地說就是利用「獎賞」、「處罰」來增加、減少孩子的行為。2.「替代法」,如咬指甲的手,可找小娃娃、毛毯或念珠來替代此習慣。3.「跟孩子一起想辦法」。

有些事可以慢慢調整,有些事就屬絕對性不能商量,必須限制,比如「不能玩火」,這沒有討論空間。當孩子大些,再循次漸進解釋為什麼不能玩火,以孩子世界能懂的生活素材作說明,盡量淺顯,或以卡通人物穿線引導「EX巧虎會怎麼做?」,多觀察孩子以研發專屬他的學習方式,即使孩子似懂非懂,仍要教導,就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樣,可以靠重複背誦、練習作行為調整,達到遵守規範及習慣改變的目標。

六、男女孩教養方式不同。
男女孩生理基礎不同,身體成熟速度及感官發展順序也不同,這些不同會反應在學習訊息的接受上,男生需要身教,運用視覺(圖形)輔助記憶,對動感反應強,男生對聽覺、痛覺也需要較大刺激才有反應;相對的,女生語言發展快,有同理心,可以言教,五感敏銳,但容易受驚嚇。了解男女生的差異在教養上比較不會誤解孩子的反應,以為他們又是故意的。(詳細可參考「Leonard Sax,《養男育女調不同-大腦不同,學習型態不同,情緒表達方式不同》,遠流出版,2008年。)
 
 現今教養資訊太多,就算全部看完也難以都做到,但父母不需過度焦慮,在有愛的關係下,成為一個夠好的父母就行,讓孩子感覺被愛,管教時以身作則,對於他們未來就有相當正面的影響。「夠好」也是一個觀念,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就好,不需力求完美,自由自在作自己,父母可以如此,孩子就會跟進。

作者簡介  林仁廷
 

現為大專校院諮商心理師,工作迄今15年,曾任部隊心輔官、監獄治療師、諮商機構心理師,目前亦為社區駐點諮商、社福機構及小學、國中、高中暨特教生等特約心理師,接觸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。

Over View

常用網站

網站名稱 人氣
親子天下-最值得信賴的教育教養品牌,影響力最大的親子社群平台
【親子天下】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,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,也是最值得信賴的...
188
KidsPlay親子就醬玩-親子美好時光提案盡在親子就醬玩!
5000個創造優質親子時間的好點子!親子就醬玩提供親子旅遊景點&餐廳、動手做DIY、創意遊戲、玩料理、親子APP...
171
親子教育 |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48